2024-05-16 07:16:00
“最美人间五月天,不负韶华与君行”,正值风清日丽、春和景明的好时节,“中华少年”参访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联欢会,于2024年5月12日成功举办。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现场载歌载舞,乌兹别克民俗表演与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交相辉映,快乐与友谊相伴,欢笑与掌声不绝。联欢会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外交官夫人和孩子们准备了精致有趣的民族歌曲演唱、民族传统舞蹈,更有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民俗游戏表演,为现场观众展示出乌兹别克民族热情奔放又不失柔美的异域风情。
Karnay和Surnay,是乌兹别克人民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在民间庆祝婚礼、庆生等传统活动和节日里,人们都能听到的狂欢和响亮的音乐,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拉兹吉舞起源于花剌子模地区,是最古老的乌兹别克民族舞蹈之一,有着独特的活力和气质,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一片的火热氛围中。拉兹吉的意思是“颤抖”,从指尖开始,舞者的每一块肌肉都有特定的动作,最终展示出全身上下的协调与力量,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视觉效果。
KimOladiyoShuginani民族舞蹈则一种基于Surhandarya舞蹈的游戏,由5、6个孩子围绕放在地上的一顶帽子,他们的目标是将帽子从地上戴到自己的头上,有趣的是这个过程不但不可以用手,或用脚踢、或用牙咬,只能俯下身去用头顶,形态不拘一格,只要能把帽子从地上戴到头上而不摔倒,他就赢了!
还有Do’ppitikdim,这是一首乌兹别克很有名的歌曲。Do’ppi是一款头饰,又是艺术作品,由经验丰富的刺绣师亲手创作。在乌兹别克斯坦,Do’ppi的内涵早已超越了服装服饰,已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当地人们只有在家庭庆典,葬礼或节日等重要场合,才会穿上Do’ppi,以显示隆重和庄重。
乌兹别克的孩子们表演并唱诵了传统民族歌曲——《摇篮曲》。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官夫人们展示的乌兹别克民俗婚庆,更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装扮好的新娘向公婆鞠躬问好,公婆则回应以问候并赠送礼物;新郎的兄弟、亲戚轮流给新娘送上礼物,并收到新娘的一份回礼——由伴娘代表新娘送给他们的礼服、围巾、腰带等,彼此的祝福正是人们心底的幸福源泉。
在感受乌兹别克孩子们和外交官夫人们精彩演出的同时,中国少年代表奉上的节目,更毫不逊色,一场场民俗表演惊艳众人,一曲曲传统舞蹈美轮美奂。
由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出品、由皮影范出演的皮影故事《八臂哪吒城》,讲述了明朝初期设计建造北京城的神话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泰山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凭借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委婉优美的音乐唱腔,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独树一帜、流传至今,距今已经有600多年表演历史,享有“泰山文化活化石”、“中华绝技”的美誉。2007年,泰山皮影被国家文化部首批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儿京剧舞蹈《梨园春苗》、《小放牛》,由蓝天小天使艺术团的小朋友出演的国粹精品剧目,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陪同首次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过程中,也是由蓝天小天使艺术团的小朋友们在“畅音阁”表演了这一剧目,受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彝族独舞《喊月亮》源于彝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月亮神话,通过彝族少女在月夜里的奔跑、跳跃、“喊月亮”的形象,表现出少女纯真可爱,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愿,展现出彝族人民祈求月亮保佑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中国斗笠舞蹈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农村地区,是人们在田间劳作之余,通过舞蹈来表达他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汉族独舞《我的田野》,表达的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在丰收时的喜悦之情,生动勾画出一副中国田园景象。
联欢会临近尾声,乌兹别克使馆夫人们早已经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既有果仁蜜饼(Pakhlava)、拿破仑蛋糕、沙琪玛(Chak-chak)、Holvaytar等各式乌兹别克斯坦风味的甜点糕点,香甜可口,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还有被誉为乌兹别克美食之王的烤包子、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家居面食的Qatlama薄饼、碎肉与土豆混合制成的大型烘焙馅饼Belyashi,以及隆重推出的乌兹别克斯坦手抓饭,更是喷香扑鼻、让人欲罢不能。
此次联欢会活动为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的青少年们,创造了与更多中国同龄青少年交流互动的契机,更让乌兹别克斯坦青少年与中国青少年对彼此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在欢声笑语中建立友谊、深化友情,快乐成长!